忧郁症是21世纪的三大疾病之一,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调查发现,超过65岁的台湾老年人,忧郁症盛行率约15%到20%。但国家卫生研究院一项研究发现,多吃维生素B6,适量补充动物性蛋白质,有助老人远离忧郁。 国卫院群体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潘文涵的研究团队,在1999年到2000年的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中,以1371名65岁以上老人为研究对象。
除了让受访者填「心理忧郁沮丧」与「情绪影响日常活动」量表,同时检验血红素、维生素B1、B2、B6、B12、铁蛋白和叶酸。结果发现,血红素、B6和叶酸不足的老人,出现忧郁情绪的风险,比一般老人高7.13倍。
潘文涵分析,血红素、叶酸和维生素B6缺乏,可能造成脑神经传导物质合成不足,以及脑部供氧量不足,影响老年人情绪,及从事日常活动的意愿;特别叶酸不足,会让老年人食欲变差,吃不下东西。
潘文涵因此建议,预防老人忧郁症,除了绿色蔬菜、坚果所含的维生素B6,适量补充动物性蛋白质如红肉,用来增加血红素,也不可忽略。
维生B群好处多多。董氏基金会营养组主任许惠玉指出,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曾让200多名罹患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」的70岁以上老人,服用高剂量B6、B12和叶酸;结果他们血液中会导致脑部萎缩的「同半胱胺酸」(Homocysteine)降低,可能有助延缓失智症。
不过,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从阿兹海默症患者中,发现大脑海马迴有铁蛋白堆积,推论吃太多红肉可能导致失智症。
台北荣民总医院神经血管内科主任陈昌明说,吃太多红肉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和大肠癌,已有研究学证实。他认为,如果只吃动物性蛋白质如红肉,想要逆转忧郁情绪,恐怕过犹不及。
那老人家究竟要怎麽吃才能「老康健」,预防忧郁呢?台大医院营养部主任郑金宝说,临床常见老人缺乏蛋白质、铁、维生素C和纤维质,植物性蛋白质可从豆腐、豆类摄取;血红素所需的蛋白质和铁质,可从动物肝脏或肉类取得。
动物性肝脏同时含维生素B6和叶酸,郑金宝建议老人家,一周不妨吃一次猪肝,而那天本来要吃的肉类就不吃,但蔬果还是应维持正常摄取量。
许惠玉表示,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慢性病,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红肉和油脂,常都被老人家列为拒吃食物,但有些老年人皮肤很皱,其实与缺乏油脂有关,油脂仍应适量地摄取。
许惠玉说,牛奶、酵母、肝脏和小麦胚芽都含维生素B6,小麦胚芽可加在米饭裡吃,酵母则可买天然的酵母粉;另外,坚果类也含有维生素B群,老人家要是怕咬不动,可买没有盐分的坚果用果汁机打来吃。
来源:世界日报,文:施静茹